本篇標題中有2個關鍵詞:鼓勵匯報、價值最大化。下面也將從這2個關鍵詞的角度進行講述。
關鍵詞1:鼓勵匯報
在鼓勵員工匯報前需要了解員工為什么不匯報,或者說在匯報未遂事件上可能存在什么樣的障礙。
1、不清楚什么是未遂事件
對于新員工來說,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會在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中清晰、明了地講述未遂事件的定義,而且由于新員工入廠時在短時間內接受了大量的培訓,很多內容其實會被很快的忘記,特別是當后續(xù)的培訓計劃中如果未再提及未遂事件的情況下。
貼一張艾賓浩斯遺忘曲線(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可以看到學習后的1個月時間,所能記住的內容僅有21%。
2、不理解未遂事件的重要性
這一問題普遍存在,不光是普通員工,公司領導層在這方面的理解也是參差不齊。
管理層也好、普通員工也罷,都有很多自己認可的高優(yōu)先級的事,那未遂事件這個事情,對自己的業(yè)務和績效到底有多大影響,或者說的更直接一點,這跟自己有什么關系(What`s in it for me. WIIFM)。如果不重要,當然不會重視。
3、匯報要求過高
當我們期望員工匯報未遂事件時,往往會寄希望于匯報者能夠清晰、明了、完整、詳實地匯報事件相關的所有信息,在這種預期下會將匯報表格、流程設定成較高的規(guī)格,有時甚至會直接對標“事故匯報”。
這種出發(fā)點本身并沒有錯,但錯在將“未遂事件”直接對標“事故”則并不是很妥當,畢竟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而且要求越高相當于難度越大、所需時間越多,這無形中打擊了員工匯報的積極性。
4、擔心被批評、處罰甚至報復
如果領導層的承諾不足、培訓不到位或者公司內部本身的安全文化不夠開放,往往會出現以下顧慮:
* 這次因為我趕時間走捷徑導致了一起未遂事件,如果匯報的話我老板會不會因此處罰我?
* 我剛才看到同事老王未遵守操作流程導致發(fā)生了一起未遂事件,公司要求我們匯報,但如果我匯報了的話,老王會不會覺得我是在故意找他茬?
* 我們部門今年發(fā)生的未遂事件相比其它部門有點多,會不會影響部門的整體績效?總經理是不是覺得我的管理能力有問題?
這些對于被追責甚至是被報復的顧慮極大地影響了員工在未遂事件匯報上的積極性(這一點類似于事故的匯報)。
5、缺少反饋、獎勵等激勵措施
員工在匯報未遂事件后沒有任何后續(xù)的反饋,這在很多公司都很常見。對于高質量的未遂事件,也缺乏一定的獎勵機制(當面肯定、書面表揚、物質獎勵等)。這種正向反饋激勵機制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員工匯報的積極性,特別是前期認真對待未遂事件匯報的那一類人。
6、來自同事的壓力
當你在接受培訓,正確認知什么是未遂事件以及匯報未遂事件的重要性后,正準備嘗試去積極匯報未遂事件時,你周邊的同事卻與你的想法不一致,他們的行動也不一定與你一樣,那這個時候你會陷入思考,到底是與他們保持一致重要,還是按照公司的期望來積極匯報?
以上為常見的影響員工匯報未遂事件的障礙,那怎么做才能清除這些障礙呢?
1、公司管理層在對未遂事件匯報的期望上達成一致
用咱常說的話叫“統(tǒng)一思想”!做到這一點的前期是管理層能夠充分了解什么是未遂事件以及匯報未遂事件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明確對于未遂事件匯報的具體期望,比如:
* 哪些員工需要參與匯報(通常是全員)
* 匯報的數量要求(每人每年幾個?還是不設數量指標?)
* 對于未遂事件產生的責任是否追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 匯報后的后續(xù)跟進(進一步調查?)
在公司層面達成一致后,各部門負責人自行與部門內員工溝通公司管理層對于未遂事件匯報的期望,畢竟,員工更傾向于聽自己老板的話,而不是安全管理人員。
2、提供充分的培訓和溝通
在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和年度安全培訓中重點講解,解決前面障礙中所提出的“不清楚”、“不理解”。
定期溝通,比如在季度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上溝通上季度各部門的匯報情況,并且分享給全員。
3、制定簡便、清晰的匯報流程
匯報流程一定要清晰,可考慮采用多種形式供不同類型員工使用,比如電子版、紙質版、手機app版等。
匯報表格的內容盡量簡單,可在現有的事故匯報表格上進行簡化。下面貼兩份未遂事件報告格式供參考(第一份來自美國OSHA,第二份來自某公司)
并不是所有未遂事件都需要做進一步調查(可能大部分都不需要),所以在收到員工的匯報后,初步篩查顯得很重要。這個工作建議由該員工的直線經理來做,好處在于直線經理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員工所匯報的內容,而從員工的角度來說也傾向讓自己直線經理知道自己在未遂事件匯報上的認真態(tài)度與積極行動。
在調查上,取決于未遂事件的性質。對于某些嚴重未遂事件,完全可參照事故調查的流程來走,對于一般的,走簡化流程即可,無需花費過多資源。
5、匯總與分析
匯總、分析這個工作是很多公司所忽略的,或者說是無力去做的。因為這是一項需要較多的人力投入的工作,而且看起來產出也不是非常顯著。
實際則不然,我能想到的對于未遂事件匯報進行匯總、分析的價值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 了解各部門未遂事件匯報的整體趨勢
* 知悉公司內部風險的集中區(qū)域,作為風險管控的依據之一
* 比對公司內部事故與未遂事件之間的關聯(lián)性
* 作為考察員工績效表現的重要參數
6、反饋和激勵
公司鼓勵員工匯報未遂事件不能僅靠初期的一次性溝通,就如同公司內部推行其它重要工作一樣,必要的反饋和激勵缺一不可。
對于某些員工認真匯報的未遂事件,直線經理應予以及時反饋,例如該事件是否需要邀請匯報的員工參與進一步調查,制定了哪些糾正預防措施,落實的怎么樣,等等。借此機會可以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用心是被公司認可的。
對于那些在匯報的數量和質量上都明顯領先的員工,公司應予以一定的激勵(物質和/或精神上),比如可以設立單獨的優(yōu)質未遂事件獎項,或作為安全之星評選的重要組成,也可以作為年底個人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
7、不斷完善
在推動未遂事件匯報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發(fā)現現有流程上的一些不足或改進機會,也可以主動問詢不同層級員工的建議。借用PDCA戴明環(huán)的理論進行持續(xù)改進、不斷完善,這樣才可以做的更好。
關鍵詞2:價值最大化
如何將未遂事件的價值最大化,我們可以從事故管理上獲取靈感。
在事故管理中我們一定會重點強調“從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以避免事故的再次發(fā)生”,這一點在未遂事件上也同樣適用,只不過所承受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相較事故而言也少了很多,帶來的價值在有些情況下卻是相類似甚至等同。下面從調查和分享這2個方面進行闡述。
選擇性調查
在前面我們提到并非所有未遂事件都需要花費精力進行調查,而對于那些可能造成較大后果的嚴重未遂事件,參照事故調查的流程完全是必要的。
通過調查來識別管理體系上的漏洞,查明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并予以實施,這是未遂事件最有價值的部分。低成本、高收益!
分享
對于單一工廠,將高質量的未遂事件進行分享(包含調查結果更佳)能至少實現以下價值:
* 引起其它員工對于此事件的重視,避免再次發(fā)生
* 變相地對匯報該未遂事件的員工進行了激勵
對于同一公司下屬的多個工廠,如果能進行跨工廠的分享,那這個未遂事件所帶來的價值將成倍增長。
筆者所在的公司每個月都會組織全球工廠事故分享會議,參會人員包含所有負責生產運營的高層管理人員、所有工廠的負責人和EHS管理人員等等。除了分享之前所發(fā)生的事故之外,高質量的未遂事件也會被重點分享。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全球其它工廠以最直接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從事故、未遂事件獲得經驗教訓。這種方式可以稱為是一項良好實踐(Good Practice),值得很多公司學習。
總結:
未遂事件的匯報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障礙,解決這些障礙也有章可依,所能帶來的價值也絕對是一本萬利。
在本系列開篇時筆者所提出的觀點“未遂事件在企業(yè)內的受重視程度是這個企業(yè)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在現實中未被重視也正是說明很多企業(yè)的安全管理仍處于初級的、被動的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重視未遂事件也是企業(yè)實現卓越安全績效的必經之路!